澳门人·威尼斯2016年“研究生学术月”系列讲座之九:文学的处境与文艺学未来―从一个词的翻译说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21浏览次数:48

   

 

    2016年11月18日19:30,我院教师徐晓军在10B409会议室做了题为《文学的处境与文艺学未来——从一个词的翻译说起》的讲座。

    徐老师以《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中“structure of attitude and referrence”这一词语的不同翻译展开,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帝国意识”的来源、内涵以及经典案例。他认为,文学借助文本中的地理指涉将帝国意识情感化、客观化、普及化,如《鲁滨孙漂流记》暗示了英国人作为个体对远方的土地和人民的统治,显现出强烈的殖民意识。随后,徐老师指出,文学正在面临着四个挑战:一是哲学性危机,二是宗教性危机,三是工业危机,四是视觉性危机。最后,徐老师就文艺学未来的可能性和鲍伯·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两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观点。他说,鲍伯·迪伦获奖体现了文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我们应该用文学的眼光去看待整个世界。

    整场讲座气氛活跃,徐老师敏捷的思维、独到的见解、生动活泼的语言,赢得了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