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改锤炼教学能力 交流互鉴提升育人水平

——我院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教师风采展示

发布者:澳门人·威尼斯2发布时间:2020-11-20浏览次数:1037

1.王浩

119日第5—6节课,王浩老师在7号教学楼401教室进行了《<诗经><楚辞>导读》课程教学展示,该节课讲授的内容为“先秦史官文化与《诗经》史诗”。

王浩老师从“咏史诗”“诗史”“史诗”三个概念的区分导入课程,指出“史诗”是来自西方的概念。接着重点介绍了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史诗的界定,并针对黑格尔提出的“中国人没有民族史诗”的观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王浩老师总结强调,按照黑格尔对“史诗”的界定,中国也存在像《荷马史诗》那样的正式史诗,比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同时从西方对“史诗”的界定来看,其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并非特指像《荷马史诗》一样的作品,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的观点更具有涵括性;中国早期诗歌主要用于抒情,叙事则主要由散文承担,这恰恰是中国诗歌和历史意识早熟的表现,不能看作是缺点。同时,还讲解了《诗经》作为周民族史诗的主题和特点。

王浩老师备课认真,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设计合理,授课情绪饱满,教态自然,注重启发和引导,和学生的交流互动良好,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和情感的共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感悟与比赛收获】教学活动是知识、情感和技巧的有机融合。我渴望这样的状态并积极努力实践,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感谢督导组的老师提出的非常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能够进一步反思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技能。

2.张毓洲

1111日第5-6节课,张毓洲老师在教学10号楼404教室进行了《中国文学史Ⅳ》课程教学展示,该节课讲授的内容为“明代前期诗文”。

张毓洲老师首先从元末诗文发展状况谈起,指出明代前期诗文是在元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造成元代文学多元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消退,另一方面为封建统治利益服务的文学范式正在形成。接着重点讲授了“明初三大家”与台阁体的群体构成、文学主张、创作成就。在梳理明代前期诗文发展史线索的同时,侧重对作家作品的解读。

张毓洲老师备课认真扎实,课堂教学安排合理,讲解脉络清晰,作品的分析透彻,重点突出,能够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教学任务。




【教学感悟与比赛收获】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课前要扎实备课,深入领会课程内容,课堂讲授才会从容流畅有条理。要把握学术动态,把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及时分享给学生,激发他们探索与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进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展示活动,聆听同行专家点评,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督促自己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吸取教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3.侯冬

1111日第7-8节课,侯冬老师在10号教学楼408教室进行了《中国文学史Ⅳ》课程教学展示,该节课讲授的内容为“《西游记》的艺术世界”。

侯冬老师主要从“双重主题与多重意蕴”“孙悟空形象的艺术解读”和“《西游记》的艺术成就”三个方面进行了《西游记》做了深入、全面、精彩的讲解。

侯冬老师备课认真,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讲解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有趣,内容充实,视野广阔,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感悟与比赛收获】《学记》云“教学相长”,登上讲台后才知道个中滋味,要讲好一堂课,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充实自己。通过参加此次教学创新大赛,得到了同行专家的悉心指点,也使我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促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4.李妍

1112日第3 - 4节课,李妍老师在10号教学楼B409教室进行了《美学》课程教学展示,该节课讲授的内容为“审美心理学”。

李妍老师首先介绍了“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接着重点解析了克罗齐的主要美学观点“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最后抓住四个关键词“外射”“联想”“内模仿”“拟人”向同学们介绍了西方美学史上的“移情说”。

李妍老师教学准备充分,讲解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语言表达流畅,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将抽象的美学课讲得生动有趣,教学效果好。



【教学感悟与比赛收获】我一直告诉我的学生:在我们的美学课上,你想到了什么,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贤曾经说过什么更重要。老师向大家介绍古今中外哲学家、思想家、美学家的美学观点,最主要的目的是启发你去思考。美学这门课的特点是问题意识重于知识记忆,思想面前师生平等,我们与先贤平等。静心思考,积极讨论,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判断。信息化时代知识浩若烟海,时常异化着人类,整天埋头苦学,时有窒息之感。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终将是你的救命稻草。因为第二轮讲授美学课程,关于整体的教学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感谢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确定了自己的基本教学理念,也看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必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有所坚持、有所反省,倍加努力。

5.马晓舟

1112日第7-8节课,马晓舟老师在7号楼406教室进行了《<诗经><楚辞>导读》课程教学展示,该节课讲授的内容为“《诗经》与周代婚俗”。

马晓舟老师首先概要性地介绍了周代婚俗,并通过《齐风·南山》《鄘风·柏舟》《唐风·绸缪》《小雅·我行其野》等诗篇,讲解了婚俗在《诗经》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周代的婚姻观念等问题。

马晓舟老师备课认真,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设计合理,讲解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声音洪亮,富有激情,感染力强。讲授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良好,注重启发与引导,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感悟与比赛收获】对于先秦文学的讲解,应向学生阐明当时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进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发掘作品的当代价值,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专家的反馈意见,可以及时发现不足,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6.杨天豪

1113日第1-2节课,杨天豪老师在教学10号楼A402进行了《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展示,该节课讲授的内容为“反思文学”。

杨天豪老师将张贤亮作为反思文学的重要代表性作家做了深入、细致地讲解。着重探讨了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张贤亮小说的自叙传特征;二是张贤亮小说对当代文学的整体贡献。

杨天豪老师备课认真,教学基本功扎实,讲解思路清晰,分析问题透彻,讲课中旁征博引,知识含量丰富,课堂互动性好,语言表达流畅风趣。



【教学感悟与比赛收获】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认为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消化创新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应拿自己所学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教会他们分析作品、甄别文献、鉴赏文学的能力。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讲课永无止境,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有进步,专心借鉴,虚心接纳,每一次比赛都是自己走向成熟的阶梯。

7.王晏桦

20201113日第3-4节课,王晏桦老师在教学10号楼A404教室进行了《唐诗宋词导读》课程的教学展示,该节课所授内容为“近体诗的对仗”。

王晏桦老师围绕“什么样的对仗是好的?”这一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尝试诗句创作,并选取同类对仗句进行辨析裁鉴,让学生通过创作实践和对比分析,总结对仗产生美感的各种要素,掌握诗句对仗的相关规则,了解近体诗的格律常识,将理论知识与具体作品联系起来,细致分析,逐层深入,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王晏桦老师备课认真,准备充分,从问题导入,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将近体诗的格律知识的讲解与诗歌赏析、创作很好地结合,与学生互动精彩,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中能够熟练地运用“雨课堂”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做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学内容讲解透彻,语言表达流畅生动,富于感染力。



【教学感悟与比赛收获】《唐诗宋词导读》这门课重在对古典诗词的品读,希望引领学生一窥习读诗词的基本门径,掌握品鉴古典诗词的必要方法,探寻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质与美境,感受古人丰富的思想情志,感知古人在诗词中表现出来的卓越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领略唐诗宋词背后的时代风貌,也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传统。感谢评委老师指点迷津,传授心得,敦促我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以上以教师参赛时间为序)



学校教学督导和质量评价委员会李建国老师、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漆子扬、孙强、冉耀斌、雒鹏、李明德、赵红岩、罗立桂、康孝云、王延模老师参与澳门人·威尼斯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认真观摩了各位参赛老师的教学展示,并在课后进行随堂点评。各位老师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与学生互动以及信息化与教学的融合等方面对每一位参赛老师的教学展示做了精准而客观的评价。



各位督导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各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比赛中的精彩表现,认为借助教学创新大赛的平台,青年老师得到了历练,进步和提高都很大,逐渐成长为本科教学的一支生力军。同时,也指出了青年老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涉及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节奏的掌握、课件制作、板书设计以及语言表达和教态等不同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改进的方法,让青年老师获得了很大的教益。




各位督导老师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学永远没有终点,需要我们终身为之而努力。  




经评委组老师集体评议,大家一致同意推荐王浩老师代表学院参加学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青年教师的能力提升与职业成长是学院明天的希望所在。本次教学大赛充分展示了我院“80后”教师方阵的教学风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每节课后的评议环节,评审组老师都与公开课老师进行坦诚深入的交流,肯定其优长,并指出不足。鼓励青年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教书育人的宗旨,践行教师的神圣职责;“点穴式”的评点可以看作是对青年教师个体教学能力与育人水平的一次把脉会诊,使其从大赛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提高教学创新能力,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