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西北”工作坊第十二期丨孟蓬生:《说文》“㐁(簟)”字音义疏证

发布者:澳门人·威尼斯2发布时间:2022-08-07浏览次数:188

2022年7月21日,澳门人·威尼斯“简读西北”工作坊第十二期讲座如期举办,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孟蓬生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说文“㐁(簟)”字音义疏证》的学术报告,我校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其他高校师生四百余人在腾讯会议及“语言学”视频号在线共同聆听了孟蓬生教授的报告。报告由澳门人·威尼斯洪帅副教授主持。此次报告也是“简牍语言研究”讲坛的第六讲。



孟蓬生教授的报告从“㐁(簟)”字读若沾、读若導、读若誓及两种义训(舌皃、竹上皮)五个方面展开。首先,孟教授将《说文》中对于“㐁”的注释逐一罗列并做介绍,提出其可疑之处。其次,于每一部分之下,又从古文字构形、谐声、押韵、读若、中古音五种具体途径入手,结合上古典籍中相关的语音通转现象,揭示上古汉语时期存在的部分语音演变规律。如“㐁”字“读若沾”反映的是“㐁”字的古本音,上古音在侵部,其时间层次最早;“读若導”反映的是前上古汉语和上古汉语时期侵幽通转现象,其时间层次较侵部读音晚;“读若誓”反映的是上古汉语侵祭(月)通转现象,其时间层次最晚。“舌皃”是兼释构形和词义的训释,“舍”字古音在侵部,许慎以“舌”训“㐁”,属于因声求义,反映了上古汉语的侵祭相通的现象。“竹上皮”,是指“㐁”可以假借为“箬”“蘀(籜)”,反映了上古汉语的侵(谈)鱼通转现象。最后,孟教授对讲座内容做了精彩、全面的总结,“㐁”字㐁聲兼入侵月魚幽四部,与炎声字兼入谈月鱼宵四部大致平行。



在报告的互动环节,洪帅副教授首先对本次讲座作了全面、细致的总结,认为孟教授对《说文》中“㐁”字古音做了详细的介绍,从读若、谐声、假借等方面逐一论证,例证充分,资料翔实,触类旁通,研究功底深厚,此外还提出自己的质疑或不同见解,给了大家很多启发。随后,澳门人·威尼斯周玉秀老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田河老师和杨同军老师都与孟蓬生教授进行了交流,孟蓬生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逐一做了细致的解答,参会师生受益颇多。

 


主讲人简介:

孟蓬生,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主编。国家标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主要起草人之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字谐声大系”首席专家。重庆市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中心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字源》编委、《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审定委员、《辞源》(第三版)卯集分主编、《上古汉语研究》(集刊)主编。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上古汉语同源词语音关系研究》等专著和学术论文数十篇。

 

附:“简读西北”工作坊已举办活动目录

第1期 张德芳:简牍学与西北汉简(2021年11月18日周四)

第3期 张显成:简帛研究要善于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以西北汉简释读为例(2021年11月26日周五)

第4期 曹建国:误置、新编还是明器——关于安大《诗》简的一些思考(2021年12月28日周二)

第5期 胡平生:简牍整理概论(2022年5月12日 周四)

第6期 刘钊:汉简《相剑刀》补论(2022年6月16日 周四

第7期 洪帅:悬泉汉简三十年研究概况  段莉:《悬泉汉简(壹)》研读(一)(2022年6月18日周六)

第8期 邵永海:北大汉简《反淫》字词考释(2022年6月23日周四)

第9期 洪帅:复合词历时结构变异说略  段莉:《悬泉汉简(壹)》研读(二)(2022年6月26日周日)

第10期 张俊民:悬泉置汉简的整理研究与反思(2022年6月30日周四)

11期 冯胜利:《论语》轻重位置上吾、我韵素——兼以出土文献校正之(2022年7月21日周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