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校庆·澳门人·威尼斯杰出校友论坛第十一讲丨罗家湘:《诗经》与黄河文化

发布者:澳门人·威尼斯2发布时间:2022-08-18浏览次数:362

89日下午,应澳门人·威尼斯邀请,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家湘教授为我院师生在线上作了题为“《诗经》与黄河文化”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澳门人·威尼斯董芬芬教授主持,澳门人·威尼斯马世年、侯冬、伏雪芹等老师参加讲座,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专业研究生和部分校外师生共计100余人聆听了讲座。  



罗家湘教授的讲座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黄河水系的形成;《诗经》时代对黄河的认识;《诗经》所呈现的黄河精神。讲座伊始,罗老师讲了黄河与我们的关系,提到上古时代的黄河治理,重点讲述了“禹迹”,为讲解黄河文化做好了铺垫。其次,罗老师讲到《诗经》是黄河文化的代表性作品,“黄河入诗”的作品在《诗经》中有很多。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对黄河的治理就是“全流域占有,全流域治理”,这是一个大一统的观念,水流流经之处,便有我们的文化,水流经的地方都是我们的土地,便于国家的稳定与维护。黄河文化也具有共性,这就是黄河精神。在提供了一系列地图,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黄河区域分布图后,罗老师讲到关于黄河精神,体现为人流物流的聚散,聚人为家,聚家为城,聚城为国,并总结了黄河自古以来的两个影响,即造福人民或者给人民造成伤害,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让黄河造福一方水土,让中华民族更加健康地发展。



董芬芬教授进行了总结,她指出罗老师的讲座给我们呈现了特别丰富、厚重且有趣的文化信息。首先,讲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我们直观地看到关中文化、中原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几个主要区域文化的丰富性,《诗经》作品中提到的河流,罗老师都提供了相应的地图,这些地图使《诗经》中的作品活了起来。其次,罗老师用现代的地图和一些考古的信息,与《诗经》中的古老的诗歌互相印证,产生了时空交错的特殊效果。罗老师认为黄河精神体现为水流的聚与散,从文化上来说,聚为爱情,聚为家国,散有孤独,有隐逸。罗老师的精彩讲述,以黄河精神和黄河文化,联系了古今、贯通了各个文化区域。不同区域的诗篇汇成了《诗经》,不同区域的文化也汇成了我们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就意味着和而不同,意味着华夏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主讲人简介:

罗家湘,郑州大学澳门人·威尼斯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第四届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发表论文80余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