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马世年教授在复旦大学做学术报告

发布者:澳门人·威尼斯2发布时间:2023-12-14浏览次数:248

2023123日,我院院长马世年教授应邀赴复旦大学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史记˙韩非列传〉理惑》。本次学术报告为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司马迁讲堂”系列讲座之一,由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正宏教授主持,学校百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讨论了《史记·韩非列传》的文本层次、韩非二次使秦、本传著录两种《说难》以及老、庄、申、韩的合传原因等问题。马世年教授首先对“《史记˙韩非列传》理惑”这一题目做了解释,之后从《韩非列传》的文本入手,对韩非的个人经历、入秦经过以及《韩非列传》的文本结构做了解读。



马世年教授结合《六国年表》《李斯列传》《秦始皇本纪》以及《韩非子˙存韩》《初见秦》等文献,指出韩非生平中有两次出使秦国的经历,初次使秦在公元前237年,在李斯说秦王取韩的背景下,韩国派韩非使秦“存韩而伐赵”,试图将战火引到秦赵之间。第二次使秦在公元前233年,即《韩非列传》所载“秦因急攻韩”。韩非二次入秦后即被囚杀,标志着秦、韩外交的彻底终结。韩非两次使秦,都是为了救韩图存,保全宗国。



报告还就《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合传的原因做了分析。报告指出,将老子与韩非放入同篇进行书写,其实是司马迁对道家和法家思想源流与学术派别的个人书写,体现出司马迁对韩非思想的“了解之同情”,显示出另一种老庄申韩的阅读视角,并且建构起思想研究的一种新路径——由法入道,循法成德。

互动环节,马世年教授还详细回答了复旦大学同学们的提问。

陈正宏教授对讲座做了总结。他指出,在今天,真正回归文本分析韩非与司马迁、理解《韩非子》《史记》等古籍文献,是非常有必要的。马教授讲座中体现出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对今天古代文学与文献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22-3日,马世年教授与我院青年教师陈丹奇、王志翔伏雪芹等还参加了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第十五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并做了大会发言与学术交流,凸显了我校辞赋学研究的学术力量,这对进一步促进我校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辞赋研究、推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也有积极的作用。

 


Baidu
sogou